• 首页
  • 尊龙凯时会黑款吗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你的位置:尊龙凯时会黑款吗 > 新闻动态 > 王羲之罕见狂草真迹出土,篇幅近5米之长,这才是“狂草书”的鼻祖!

    王羲之罕见狂草真迹出土,篇幅近5米之长,这才是“狂草书”的鼻祖!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1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25

    王羲之的字以“潇洒妍美”著称,给人以春风拂面、隽永内敛的美感,不过,如果他只能驾驭这一种风格,就称不上“书圣”了。梁武帝评价羲之书“如龙跳天门,虎卧凤阙”,意指其字极具张力、动势十足、在开合、刚柔、欹正等方面做到了极致。

    图片

    王羲之传世的草书,基本是以行草为主,而近期日本展出了他目前唯一存世的一幅狂草作品,令人惊奇不已,此作名为《草书黄庭内景经》,也被称为《天朗帖》。在这部作品里,他一改昔日内敛风格,纵笔如飞,大开大合,论狂放甚至压了张旭、怀素一头。

    图片

    这部作品填补了三大历史空白:其一是东晋无狂草存世;其二是王羲之无大字狂草留存;其三是揭露了张旭狂草与黄庭坚“长枪大戟”用笔的真正出处。启功先生曾在史籍中看到过与此帖相关的记载,他苦寻此作数十年,可惜如今难以亲临现藏观看了。

    《草书黄庭内景经》全卷纵约25厘米、横超过了5米,洋洋洒洒近百行、总计1000余字,字迹大小不一,小的有4厘米,大的足有8厘米。央美教授王镛认为王羲之的笔法写不了气象大的作品,而这件法帖,可以说推翻了他这一言论。

    图片

    王羲之的草法受张芝、索靖影响较深,又兼收王导、王敦、王廙、卫夫人等人笔法,书写时“随心所欲不逾矩”。《草书黄庭内景经》初看之下与黄庭坚草书如出一辙,实际上转折处的圆笔为主、少有棱角、重视提按而非顿挫,都与黄氏草书不同,整体的节奏感和流畅度,胜过黄庭坚草书。

    此作起笔多逆锋藏势,逆入后铺毫右行,中段涩劲显“屋漏痕”质感,善用提按跌宕,如“下”字竖画由重到轻再重按,节奏感强。转折处方圆兼用,较怀素的圆转更多一份张力。与王羲之本人其他的草书相比,此作笔画明显更有立体感。

    图片

    结字辐射开张,险中求稳,中宫疏朗,四维舒展,外延笔画如大开大合。上下结构的字往往上密下疏,左右结构的字则轻重对比明显。通过重心偏移形成张力,变“中和”之美为狂逸霸气。

    图片

    此作作为狂草书的“鼻祖”,价值在于:笔法上千变万化,将篆隶古法融入其中;结字上通过辐射式结构和欹侧平衡,证明草书的节奏感可源于空间布局而非牵丝。将此作临摹通透,魏晋狂草笔法也就掌握了。

    图片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